南平市交通运输局

  • 收录时间:2022/5/1 9:16:11
  • 收录性质:免费
  • 网站分类:南平政府机构
  • 网站地址:jtysj.np.gov.cn - 网址正常
  • 站长邮箱:0
  • 站长企鹅:0
  • 收录查询: | 360 | 搜狗 | 百度
  • 网站描述:南平市交通运输局-南平市交通运输局(加挂市交通战备办公室牌子)是南平市人民政府的组成部门之一。现任南平市交通运输局局长为袁仁旺。
  • 友情提示:此页面并非“南平市交通运输局”官网,页面内容是由【夸克导航】编录于互联网,只作为展示给用户浏览体验之用;如果有与“南平市交通运输局”相关业务事宜,请访问其网站并获取联系方式;【夸克导航】与“南平市交通运输局”无任何关系,对于“南平市交通运输局”网站中信息,请用户谨慎辨识其真伪及其安全性。
  • 南平政府机构相关站点

    • 南平市应急管理局

      南平市应急管理局-南平市应急管理局,根据《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平市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闽委办发〔2018〕37号),按照《中共南平市委办公室、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南委办发〔2018〕33号),南平市应急管理局是市政府组成部门,为正处级。南平市应急管理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市委关于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应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现任南平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黎彪。
      发布:2022/5/1 9:23:53 | 来访:2022/5/1 9:23:53
    • 南平市工商业联合会

      南平市工商业联合会-南平市工商业联合会、南平市总商会属同一机构,简称南平市工商联(总商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商界组成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工商联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和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统一的基本特征。伴随新中国成长,南平市工商联组织应运而生。建国初期已有县级组织,1958年6月建立了地区一级组织机构,“文革”期间停止活动。1982年2月成立福建省工商联驻建阳地区工作组,1985年4月更名为办事处。1988年底建阳地区迁南平,1995年南平地区撤地设市,同年5月召开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成立南平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会员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每五年召开一次。截至2014年6月30日,全市工商联有会员10045个,其中企业会员5735个,团体会员153个,个人会员4157个;基层组织147个,其中县级工商联10个、异地商会82家、行业商会39家。异地商会延伸了工商联工作手臂,拓展了工作空间,目前由市工商联成立的在外异地商会16家、在内异地商会7家。市工商联于2012年1月换届,执委会由148人组成,其中主席(会长)由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光明兼任、专职副主席(副会长)3人、兼职企业家副主席、副会长38人。根据中发〔2010〕16号文件、闽委〔2011〕5号、南委〔2011〕18号文件精神,南平市工商联工作对象主要包括私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成份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投资企业等,私营企业出资人、个体工商户、在内地投资的港澳工商界人士、原工商业者等。
      发布:2022/5/1 9:34:53 | 来访:2022/5/1 9:34:53
    • 南平市审计局

      南平市审计局-南平市审计局,主管全市审计工作。贯彻执行国家以及省、市有关审计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对国家财政收支和法律法规规定属于审计监督范围的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维护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发布:2022/5/1 9:24:59 | 来访:2022/5/1 9:24:59
    • 南平市慈善总会

      南平市慈善总会-慈善事业是一种有益于社会与人群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必要的补充。2007年底,在南平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通过筹备小组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南平市慈善总会于2008年4月20日正式成立。慈善总会的成立,标志着南平市慈善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总会成立 9年多来,按照“安老、抚孤、帮残、济困”的原则,积极募集善款,建立健全办事机构,加强对慈善基金的管理,坚守慈善公信,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一系列慈善活动。本会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组织和团结社会各界力量,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广纳义举,广播善心,救助社会上最困难的人群,在社会保障中发挥重要补充作用,为推动社会公平、文明、进步服务。
      发布:2022/5/1 9:44:47 | 来访:2022/5/1 9:44:47
    • 南平市发改委

      南平市发改委-南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南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的市政府工作部门。
      发布:2022/5/1 9:05:11 | 来访:2022/5/1 9:05:11
    • 南平市人民政府

      南平市人民政府-南平市人民政府是南平市的行政管理机关。政府办公地址:南平市建阳区南林大街36号。南平是福建辖区面积最大的设区市。辖二区三市五县,即建阳区、延平区、邵武市、建瓯市、武夷山市、顺昌县、浦城县、光泽县、松溪县、政和县,共115个乡镇、24个街道办事处,1601个村委会、69个居民委员会,136个社区居委会,辖区面积2.63万平方公里,占福建省的五分之一,具有中国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征。截止2011年12月31日24时,南平市总户数 921692 户,总人口3133979人。
      发布:2022/5/1 8:58:35 | 来访:2022/5/1 8:58:35
    • 南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南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南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是南平市机构改革组建的新部门。组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职责,以及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市民政局承担的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职责等整合,组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保留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日常工作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承担。不再保留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深化医药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2022/5/1 9:22:47 | 来访:2022/5/1 9:22:47
    • 南平市科技局

      南平市科技局-南平市科学技术局是主管科技工作的市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科技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组织制订全市科技发展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具体政策和措施;研究确定全市科技发展的布局和优先领域;推动全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全市科技创新能力。组织编制全市科学技术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全市年度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编制、实施和管理。研究提出全市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指导部门、县(市、区)的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推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制和科技创新机制。研究制订全市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和科技资源合理配置的政策措施;管理科技三项费用、科学事业费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加强重大共性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促进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规范运行。实施农业科技发展纲要,推进农业科技革命,加速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负责全市星火计划制定并推广实施,指导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参与研究制定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科技人才成长良好环境的相关政策;参与科技特派员管理。管理全市科技成果、科技奖励、科技保密、技术市场和知识产权保护(除商标权外)的工作。促进科技资源、招标、评估等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推动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归口管理全市民营科技工作,负责民营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的核定及统计工作。负责组织协调我市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归口管理科技外事工作,组织实施国际及港澳台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承办科技出国任务和人员的报批。管理全市软科学研究和科技信息工作;负责科技宣传、科学普及、科技统计工作,指导科技档案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国家级、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协调涉及人口、环境、资源、防震减灾等社会发展事业的科技工作。指导、协调各部门和各县(市、区)的科技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推动科技兴县(市、区);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科技兴农、科技兴企、科技兴贸、科技扶贫等工作。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发布:2022/5/1 9:06:17 | 来访:2022/5/1 9:06:17
    • 南平市公安局

      南平市公安局-南平市公安局: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省公安厅有关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督促检查下级公安机关贯彻落实情况,部署和指导全市公安工作。
      发布:2022/5/1 9:08:29 | 来访:2022/5/1 9:08:29
    • 南平市博物馆

      南平市博物馆-南平市博物馆是地区级国立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南平市马坑路266号,占地面积4171平方米,建筑面积6368平方米。南平市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5073件(套),其中一级品2件(套),二级品45件(套),三级品2005件(套)。有历代陶瓷精品、古钱币、玉器、字画、铁器、青铜器、文房四宝、木古雕等。其中原馆藏珍品“郑和铜钟”现已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并展出。
      发布:2022/5/1 9:45:53 | 来访:2022/5/1 9: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