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三明政府机构相关站点
三明市自然资源局
三明市自然资源局-三明市自然资源局,是三明市机构改革组建的新部门。组建市自然资源局。将市国土资源局、市城乡规划局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参与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市水利局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市农业局的草地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市林业局的森林、湿地等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等整合,组建市自然资源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发布:2022/4/30 12:30:56 | 来访:2022/4/30 12:30:56三明市司法局
三明市司法局-三明市司法局是负责本市司法行政工作的市政府组成部门。该局位于高岩新村3幢。三明市司法局,2018年5月28日,入选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第十三届福建省文明单位”候选名单,并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发布:2022/4/30 12:26:17 | 来访:2022/4/30 12:26:17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局
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局-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局(以下简称市文化和旅游局)是市政府工作部门,为正处级,加挂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市版权局)、市文物局牌子,归口市委宣传部领导。根据《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三明市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闽委办发〔2018〕35号)和《中共三明市委办公室、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明市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明委办发〔2018〕26号)精神,市文化和旅游局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现任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廖荣华。发布:2022/4/30 12:41:47 | 来访:2022/4/30 12:41:47三明市水利局
三明市水利局-三明市水利局是主管水行政的市府组成部门。主要搞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给排水,工程建设,河湖治理保护等。发布:2022/4/30 12:37:08 | 来访:2022/4/30 12:37:08三明市生态环境局
三明市生态环境局-三明市生态环境局,是三明市机构改革组建的新部门。组建市生态环境局。将市环境保护局的职责,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市国土资源局的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市水利局的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和流域水环境保护职责,市农业局的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职责等整合,组建市生态环境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发布:2022/4/30 12:32:29 | 来访:2022/4/30 12:32:29三明市人民政府
三明市人民政府-三明市人民政府是三明市的行政管理机关;1983年5月,三明市升为地级市,撤销原三明地区行政公署,成立三明市人民政府。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西北部,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百强市,福建省的重点林区,也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全国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国家林业局确定的全国集体林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唯一试点和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1958年4月,为加强对三明地区重工业建设的领导,设立三明重工业建设委员会,直属省委、省人委领导。1959年2月,三明重工业建设委员会与三明县合并,成立专署级的三明人民公社筹备委员会,直属省人委领导。1960年1月,撤销三明人民公社筹委会,成立三明市人民委员会,下辖8个人民公社。1961年12月,三明市人民委员会划出所属4个人民公社,重新组建三明县。1962年1月,原属龙岩专署的清流、宁化、永安3个县划归三明市人民委员会管辖。1963年4月,撤销三明市人民委员会,设立三明专员公署;5月,大田县划归三明专署管辖;6月,设立三明市(县级市)。至1967年4月,三明专署下辖三明市和明溪(原三明县)、永安、清流、宁化、大田等5个县。1968年10月,成立三明专区革命委员会。1970年7月(国务院2月批准),尤溪、沙县、将乐、泰宁、建宁5个县由南平专区划归三明专区管辖。1970年12月,三明专区革委会改称三明地区革委会。1978年3月,撤销三明地区革委会,改设三明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5月(国务院4月批准),三明市升为地级市,并成立三明市人民政府,直属省人民政府领导。撤销三明地区行政公署,原属三明地区管辖的永安、明溪、清流、宁化、大田、尤溪、沙县、将乐、泰宁、建宁10个县划归三明市人民政府领导,并将原三明市的行政区域分设为梅列、三元两个区。1984年9月,撤销永安县建制,设立永安市(县级市)。至1990年12月底,三明市人民政府下辖永安市和明溪、清流、宁化、大田、尤溪、沙县、将乐、泰宁、建宁等9个县以及梅列、三元两个区。发布:2022/4/30 12:15:26 | 来访:2022/4/30 12:15:26三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2004年6月组建成立,规格为副处级,现有事业编制118名,设有12个内设科室。中心负责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防控和免疫规划;开展病原微生物、毒物、污染物检测,做好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等监测评估,开展职业病诊断、健康教育与促进和预防医学研究等工作。现有在职人员102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0人(高级职称32人、中级职称28人、初级职称30人),固定资产总值1523.66万元;中心总面积4408平方米,拥有业务办公用房1467平方米,实验室用房2417平方米。内部布局合理,仪器设施配套,建有国内先进的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艾滋病确证实验室、PCR实验室和百级净化实验室。先后获得福建省资质认定计量认证、中国合格评定国家实验室(CNAS L2286)认可证书。中心成立后,致力于加快疾控人才培养,加强疾控体系能力建设,做好人才、技术储备。弘扬“以人为本,团结进取,求真务实,廉洁高效”中心精神,着力打造“培训一流的人才,配置一流的装备,掌握一流的技术,提供一流的服务”的服务品牌。先后被卫生部授予全国结核病防治先进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称号;福建省第八届文明行业创建竞赛活动示范点;福建省卫生厅授予救灾防病先进集体;连续多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平安建设”先进单位,被三明市卫生计生委授予“市直医疗卫生单位综合考评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防控和处置“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H7N9流感”等重大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三明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发布:2022/4/30 13:01:56 | 来访:2022/4/30 13:01:56三明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三明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三明市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闽委办发〔2018〕35号)和《中共三明市委办公室、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明市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明委办发〔2018〕26号)精神,设立三明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国资委)。 市国资委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有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发布:2022/4/30 12:47:59 | 来访:2022/4/30 12:47:59三明市统计局
三明市统计局-三明市统计局是三明市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统计的政府机构。三明市统计局主要职责:执行国家统计法律、规章、制度、标准和统计工作计划,实施国家、省统计体制改革方案和办法,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各区,各部门完成国家、省、市统计任务。制定和组织实施本市统计工作规划、调查计划及其调查方案。审查各区、各部门的统计调查计划、调查方案。组织实施基本单位的统计并管理名录库。负责全市统计报表的管理工作。根据国家统计法律、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修订地方统计法规,负责涉外社会调查活动管理,组织指导全市统计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工作,监督统计法规的贯彻实施,依法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建立健全本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统计指标体系,组织实施全市国民经济核算和资源环境核算工作。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人口、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基本单位等周期性的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搜集、整理、提供基本统计资料,并对全市国民经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监督,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统计信息和决策咨询建议。统一核定、管理、公布、出版全市性的基本统计资料,定期发布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信息。规划、协调和管理全市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咨询服务行业,开展社会经济发展评价工作,培育和发展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市场。建立、健全和管理全市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统一管理和组织协调本市、区、部门的统计数据库网络。组织指导全市各区、各部门统计教育、统计干部培训、统计科学研究和统计基础工作,开展统计工作和统计科学的市际、国际交流与合作。组织指导统计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程序,管理或代管局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和我市各级城市、农村、企业调查队的机构编制、人员,组织管理全市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承担其中、初级资格考试的有关组织管理和考务工作。统一管理由国家、省、市拨款的全市统计系统的统计事业费。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发布:2022/4/30 12:52:38 | 来访:2022/4/30 12:52:38